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

环球观天下!子畏于匡的于_子畏于匡

来源:互联网 发布时间:2023-05-16 13:50:13

1、【注释】 (1)畏于匡:匡,地名,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。

2、畏,受到威胁。


(资料图)

3、(2)文王:周文王,姓姬名昌,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,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。

4、 (3)兹:这里,指孔子自己。

5、 (4)后死者:指未来的子孙后代。

6、 (5)与:同“举”,这里是掌握的意思。

7、 (6)如予何:奈我何,把我怎么样。

8、  【译文】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,他说:“周文王死了以后,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?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,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;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,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?”  【背景】 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候,遭遇的艰难困厄,不止一次两次。

9、不过以“畏于匡”这次最危险。

10、而且更郁闷的是,这次居然还是个误会。

11、  误会主要来自孔子的相貌。

12、不是因为孔子太帅或者太丑。

13、而是因为孔子长得和阳虎很像。

14、(孔子和阳虎是一对冤家)孔子是圣人,但阳虎不是好鸟,虽然他也很有才能。

15、  据说“阳虎尝暴匡人”,曾经残暴的对待匡人。

16、而匡并非鲁国之地(今河南长垣县有“匡城”,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挂牌声明“孔子畏匡处”?)。

17、所以估计是阳虎曾经率人攻打和劫掠过匡人。

18、想来仇恨颇深。

19、所以这番孔子劫难非小。

20、  《史记•孔子世家》:“将适陈,过匡,颜刻为仆,以其策指之曰:‘昔吾入此,由彼缺也。

21、’匡人闻之,以为鲁之阳虎,阳虎尝暴匡人,匡人于是遂止孔子,孔子状类阳虎,拘焉。

22、……匡人拘孔子益急,弟子惧。

23、”  “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,然后得去”,后来还是靠人帮忙,才算解脱了。

24、(本来就是误会而已)  关于孔子的这段话。

25、我认为是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巨大自信和强烈的神圣的使命感。

26、  《白虎通•圣人篇》说:“圣人未没时,圣人亦自知圣乎?”曰:“知之。

27、孔子曰:‘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’”认为孔子知道自己是圣人,就是根据这句话来判断的。

28、  这个使命是什么?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——孔子定义为“文”,也就是“郁郁乎文哉”的“文”,而不是“文质彬彬”的“文”。

29、具体的说,就应该包括“礼、仁”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。

30、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“文”给传播下去,发扬光大。

31、否则“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”,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“文”了。

32、失去了“文”会怎么样?不敢想象。

33、  《白虎通》孔子视为圣人,自然是有后人故意抬高之嫌。

34、但是孔子自己也有一种自觉的“神圣感觉”。

35、那也是很明显的。

36、这种神圣感,不仅仅来自文王,更来自天。

37、因为他心底里是认为,老天是仁慈的。

38、所以,老天肯定不会让“斯文”给中断的,也所以,他孔丘也肯定不会完蛋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