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(4月23日)是世界读书日
你有没有享受过阅读的乐趣呢?
翻开一本书可没那么简单
【资料图】
仪式感必不可少
来看看古人的那些读书风格秀吧!
执着派
没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
古时候,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。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不仅反映在其精神,也体现在高昂的造价。东汉时期,蔡伦改进了造纸术,书的成本变低,但也只有家底雄厚的人,才能潇洒地享用这项“新科技”。古代的灯油和书本一样,曾经一度是奢侈品,尤其是动物油脂,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。
△铜羊灯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汉代的灯主要以脂膏为燃料,一般是动物或植物的油脂。使用时将灯炷缚成束浸在脂里点燃照明,古人称其为“膏烛”。
读书的机会这么珍贵,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。无论是头悬梁、锥刺股,还是在墙壁上凿洞、在野外抓萤火虫......为读书古人可是吃尽了苦头。就连碎片化时间都被他们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手不释卷派
坐着读躺着读 上厕所还在读
隋末枭雄李密没有凿壁囊萤的烦恼,却被越国公杨素撞见一边骑牛一边读《汉书》。杨素问,你怎么这么勤奋?李密说,他准备去拜访老师,路途遥远,就读读书。
△《牛角挂书图》图源:光明日报
北宋的欧阳修也是抓紧时间读书的典型,他把躺在床上以及上厕所的时间都用来写文章,连在路上骑马的时间也不放过。还自称只有这些地方可以好好构思。对欧阳修有提携之恩的钱惟演,走到哪儿都带着书,坐着读、躺着读,上厕所也读。同时代的名臣宋绶,在厕所里读得更卖力,声音又大又清脆,远近都能听得到。
悠闲派
看书放牛两不误
有人为读书刻苦而执着,有人却优哉游哉看书放牛两不误。
△《树下读书图》(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
耕牧之余,背靠着牛,坐在树荫下展卷读书,自得其乐。
考眼力的时候到了
你能找到下面两幅图的读书人在哪里吗?